进入想象的世界——读《哥本哈根》-哥本哈根

蒽蒽蒽蒽 欧冠 2024-08-06 37 0

进入想象的世界——读《哥本哈根》-哥本哈根

文/王栩

(作品:《哥本哈根》,[英]迈克·弗雷恩 著,胡开奇 译,收录于《迈克·弗雷恩戏剧集》,新星出版社,2007年12月)

“可为什么呢?”已经死去,成为鬼魂的玛格丽特仍然在坚持着这一疑问。它表明,答案一直未曾觅得,无论生前,还是身后。

“有些疑问是无答案可寻的。”玻尔的解释总是那么深沉,深沉到令人深思。可一旦专注于思考,疑问必然会以纠缠不清的方式进入到人的行为,给意识和动机蒙上更为厚重的雾障。海森伯生命的最后三十年都没摆脱雾障的缠绕,他不断的解释和自辩,只为获取灵魂深处的心安。他没有成功。相比他在科学上的功成名就,灵魂的不安让他失去肉身也无法在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中实现真正的心安理得。-哥本哈根

海森伯总要在解释中获取一个唯一的答案,它有着单纯的动机,简单的意识。他在努力地寻找它,回忆成为努力的见证。见证一个人回到过去,过去在现在时态的叙述下重演一段失落的历史。

这段历史就是1941年,海森伯的哥本哈根之行。它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一个围绕人的行为、意识、动机有多种解读可能的谜。不说它的谜底何其复杂,光说它的谜面,明亮、热切,充满希望的美好。一个熟悉的身影踏上那条熟悉的砾石路。海森伯的记忆是深情的,哥本哈根之行初始愉快。意想不到的是这份愉快的对立面给玻尔的妻子玛格丽特带来的困扰。-哥本哈根

如何回应困扰,玻尔对妻子的安慰显然在1941年,德国对欧洲大部分土地的征服面前无处落脚。“他是他们中的一个。”明确的界定出自玛格丽特之口,已然是政治色彩浓郁的强调。只谈物理,不谈政治在玛格丽特对海森伯身份的界定下表现出一种自欺欺人式的奢求。这肯定是奢求,很多时候,科学和政治两者无法完全分开。-哥本哈根

海森伯是清醒的,他认识到政治同生活中的一切联系的是那么密切,他给玻尔善意的忠告。保持同德国大使馆友好的往来,或许对玻尔夫妇的生活有所助益。海森伯的哥本哈根之行没这么简单,毫不顾及作为被占领国公民的玻尔那自发的爱国心和强烈的道德良知。果然如此,那他就是在炫耀自己。领导德国的核武器研究却又以惊人的勇气保持着独立的道德操守。-哥本哈根

然而,这只是想象。进入历史真实的独辟蹊径的通道。当不确定性成为感知历史的收获时,想象有助于人们对世界的再造。海森伯和玻尔没在爱国与良知的话题上继续纠缠,政治是他们心照不宣所要绕过的陷阱。可政治还是瞅准时机,见缝插针的挤进他们的交谈,引导他们的话题朝着难以掌控的方向奔突。-哥本哈根

展开全文

恐惧,一个暗结。它潜藏在海森伯心底,同时,也潜藏在同盟国的科学家们的心底。一段对话,是属于恐惧的,更是1941年,欧洲科学界集体的心理战栗。

玻尔 你是知道同盟国的科学家们为何研究原子弹的。

海森伯 当然。是恐惧。

玻尔 同折磨你的恐惧一样。因为他们害怕你也在研究。

玻尔 你是知道同盟国的科学家们为何研究原子弹的。

海森伯 当然。是恐惧。

玻尔 同折磨你的恐惧一样。因为他们害怕你也在研究。

对话同样属于想象。想象的世界里海森伯哥本哈根之行多种解读中最富浪漫色彩,最具悲悯意识的自辩。选择将核武器的研究一起停下来。海森伯的希望是自辩的要点,而自辩让他终其一生活在良知的困境里。

从事核研究的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视作玩具手枪。“然后别人拣起它,扣动扳机……霎时,血流遍地,人们在号叫,因为它根本不是玩具……”做出快速反应的良知提醒科学家,你的双手沾满了鲜血。科学家的道德大厦弹指间灰飞烟灭,良知的基石不复存在。想象演绎了科学家从事研究的壮举,也再造了科学灵魂倍受折磨的心路历程。后者被“玩具手枪”的隐喻拖累,永远囚困在自我忏悔的暗室。-哥本哈根

带着恐惧前来哥本哈根的海森伯,否认自己的这趟行程有着什么秘密。没有秘密,只有问题。他需要有人为他解惑,剔除压力形成的担忧。“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际应用的研究?”面对这个问题的人是玻尔,他没有给出海森伯想要的答案,选择早在海森伯心里扎下了根。进入想象,进入一个人的决定,海森伯的愿景在于由自己主导对核研究项目的掌控。这就有了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向德国政府建言的主动。那他为何要来哥本哈根,同玻尔会面?祈求良友的引导,亦或师长的赦免。种种出自个人情感的理由在想象中让时间回到了1924年。那是二十年代的春天,人们的友谊还未接受战争考验的时候。-哥本哈根

“倾心交谈,相互理解”,友谊在二十年代的表现形式,并且,由此及彼的延伸出时代的宽松。那时,同仁们对玻尔仿若教皇般的崇敬。想像构建出过去的荣光,玻尔是其中最闪耀的核子。海森伯,在中心轨道,像紧绕着核子运转的电子那样,给知识的启蒙不懈的助力。其他的电子(科学家)则在外围轨道环绕着玻尔和海森伯运转。-哥本哈根

海森伯有理由宣称,在二十年代,欧洲恢复了它昔日荣光的新启蒙运动中,他和玻尓担得上领路人的责任。1941年,责任成了海森伯哥本哈根之行潜在的动机。只是,作为动机的责任并不算作完美的理由,重述过去的友谊是心绪急需显现的复杂动因。可它遇上了一个坚固的壁垒——祖国,战争时期为之竭尽全力的信念。-哥本哈根

相同的信念同样支撑着海森伯。当祖国一次次处在废墟中,对普世众生的道义和对同胞、邻居、朋友、家庭、孩子应尽的责任永远无法调和。由此,想象的世界里,海森伯的认识概括出人类社会的共同认识。“我是你的敌人又是你的朋友。我是人类的危险又是你的客人。我是粒子又是波。”人类的认识无常、不定,运行于不止两条切口。海森伯指出有二十二条切口,喻指一切都无法定义,无论事件,还是人类的行为。-哥本哈根

2024.7.29

——文中图片均为网络配图,与正文内容无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